;
栏目导航
联系我们
地址: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西宝路12号
电话:0917-3266528
邮箱:bjskgyjs@163.com
当前位置:主页 > 公众考古 > 考古知识 >
认识古钱币
浏览: 发布日期:2024-03-20

 

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钱币的国家,也是最早铸造钱币的国家。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约有4000年,已成为历史的见证,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。中国古钱币由国家铸造和发行,在商品流通、提高生产效率、获取财政利益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,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。中国各时期钱币,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和科技,值得深入研究。

 

先秦时期

 

贝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,考古发现,商代以贝作为货币,主要流通于商周时期,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。中国的汉字中与价值相关的字,都有“贝”,例如:货、贷、贵、购、赊、账等等。

 在中国古代,最早以天然海贝作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,后来逐步演化为多种材料制作的“仿贝”,如商周时期的石贝、铜贝、骨贝、蚌贝、陶贝、金贝,春秋战国时期的鎏金贝、包金贝、银贝等。随着商业活动的频繁与扩大,货币需求大增,金属货币逐渐成为货币的主流。1974年至1981年宝鸡市茹家庄、竹园沟等地发掘的西周图片国墓葬中,发现海贝706枚、石贝216枚、玉贝68枚、蛤蜊贝204枚、铜鱼币540枚、锡鱼币8枚、玉鱼币80枚,这些与贝币共存的鱼形币均属于货币。《古钱大辞典》载近代著名泉家郑家相《贝化概说》:“渔民于贝化之外,而复铸此鱼形之币,与贝化并行”,可见,在近海地区,铜制的鱼币与贝币一样扮演者商品交换媒介的角色。
 

 

 

贝币使用时间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,其来源于生活,不可易得,经过一定加工,便可作为交换商品的媒介,遂逐步演变为货币功能。随着农业的发达,交换的频繁,农具和手工业劳作工具比如刀、鍤等作为生产、生活必需品,因其本身价值长期保持稳定,用于交换与货币价值极为接近,故其形制逐步成为货币的参考样本。所以金属货币形成时,首先借鉴了农具和手工业工具的形态。

 

 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,多为铜制,因国别不同在形制上有很大差别,主要币种有布币(空首布、桥梁布、桥足布、楚布、锐角布、尖足布、方足布、圆足布、三孔布),由像铲一样的农具(钱、镈[bó])演变而来;刀币(针首刀、尖首刀、卤刀、明刀、齐明刀、截首刀、直刀、齐大刀),它是从生产工具铜刀——“削”演变而来的;圆钱(圜钱、两甾[zi]、文信、长安、賹[ai]四化、賹化、賹六化、一化、明化、明四、战国半两),蚁鼻钱






布币



刀币

 

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各种不同形制的货币,形成各个不同类型的货币流通领域,如布钱体系,流通于中原诸国;刀币体系,主要流通于渔猎地区,如齐、燕、赵等国;圜钱体系,战国后期齐、燕和中原各国都有铸造;楚币体系,有蚁鼻钱和郢[yǐng]爰(金币),流通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国。战国时期,蚁鼻钱随着楚国领土的扩大,曾扩及到中原的陈、宋、蔡、鲁等地。

 







圜钱

 

 

        
春秋战国时期的贝币

 

  先秦时期,随着物物交换的逐步增多,钱币的功能初步显现,属于钱币发展的初始阶段。

 纷繁复杂的货币体系随着秦统一中国而众源归一,统一为外圆内方的的基本形态,同时又吸收了一些刀币、圜钱在边缘上突起轮廓的铸法,这样既可以保护币面文字不被磨损,又可增加钱币的牢固度。这种古钱币制作方法一直延续到清末,为中国钱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