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栏目导航
联系我们
地址: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西宝路12号
电话:0917-3266528
邮箱:bjskgyjs@163.com
当前位置:主页 > 公众考古 >
我的“三普”记忆——太白、凤县篇
浏览: 发布日期:2024-04-02

    人生短短数十载,值得回味的经历很多。每段记忆,都有对应的密码。只要时间、地点、人物组合正确,无论尘封多久,过往的人和事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。也许有人会说“不是都过去了吗?”其实过去的只是时间。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”每个人都有雄姿英发的过去,其中的苦辣酸甜经过发酵慢慢沉淀。有些经历是必须回忆,甚至是有必要纪念的,它们挥之不去,魂牵梦绕,也许再过5年、10年、20年,还是会有人想起,想起属于自己的“三普”记忆。

 

太白、凤县的田野调查工作自2009年6月14日开始至7月29日结束,其中太白县用时19天,凤县用时26天。

 

 
一、青山绿水红衫军
 

随着凤翔、扶风、岐山3个平原县区田野调查工作的圆满结束,宝鸡的普查进度已完成70%。进入麦收时节,气候逐渐炎热,在高强度的田野调查中,大家都身心疲惫,期盼着休整,为了确保普查工作按时完成,所有队员依然坚守在田野一线。

结合夏季气候及队伍整体状态,经普查办研究,选择在秦岭山区的太白、凤县开展。一是两个县区文物遗迹数量少;二是山区气候相对凉爽;三是受农忙麦收影响较小。

2009年6月14日普查队转战太白县,7月2日在完成该县的工作后,普查队放弃休整,直接乘车奔赴凤县,至7月29日凤县田野调查结束,连续奋战45天。太白、凤县期间普查队给每个队员配发了醒目的红色短袖,由此在崇山峻岭、茂林松柏间,奔走着一支文物普查的“红衫军”。

 

文物普查中的“红衫军”

  2009年7月2日上午,普查队乘车从太白县奔赴凤县
 
 
二、山区县的新形势
 

太白、凤县地处秦岭腹地,山势险峻,层峦叠嶂,河谷幽深,水系纵横。随着退耕还林,移民搬迁,许多文物点湮没于深山茂林中。进入夏季,毒虫蛇蝎活动频繁,密林如被,绿草似毯,手握开山柴刀也劈砍不出通道,只能硬着头皮往里“钻”,蚊虫叮咬,荆棘刮伤都是家常便饭。特殊的自然环境给普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。为了确保人员安全,普查队特别强调三点:一是外出调查必须集体行动;二是严禁下河游泳;三是防止毒蛇咬伤、植物中毒。

太白集中后,我所在的小组负责高龙、桃川2个乡镇的调查工作,另外两名成员包括组长:刘怀军(眉县博物馆 已退休);组员:屈光辉(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已退休)。转战凤县又将杨富科(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已退休)加强至我们组,负责唐藏、双石铺2个乡镇的普查工作。组长刘怀军虽已过知命之年,但为人幽默风趣,专业知识扎实;屈光辉老师工作认真,待人热情。太白、凤县期间几位老师对我十分照顾。


        太白庙调查——刘怀军


大沙沟村调查—屈光辉

 

 
三、难忘的一夜
 

太白县的高龙乡,由原高码头、龙窝两个乡合并而成。转点至高龙后,经乡政府安排租住在附近村民家中。主家将前院闲置的三间瓦房让于我们。房内尚且敞亮,却许久无人居住。正厅桌子及地面落着厚厚的尘土,房顶墙角蛛网密布,东西两厢的窗户少了几块玻璃。为防蚊虫侵扰,讨得几张报纸糊上,简单打扫后,我与刘怀军老师安顿在东厢房。两条凳支起双人床板,潦草铺了薄毯,凑合着便可休息。屈光辉老师喜欢安静,平日睡得浅,独居于西厢房。

山里天黑的早,白天在林谷中钻爬,汗水已凝结成盐粒儿,浑身粘稠难耐,好在小院距箭沟河不远,河水通透清凉,取来脸盆在河边简单擦洗,神清舒爽。回房后刘怀军老师靠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,我打开电脑整理前些天的调查资料。约莫晚间10点,突然停电,索性也就和衣而卧侧身躺倒在床边。后半夜山间起了风,吹得窗户哗啦啦响。或许是闷热的天气,让人心神不宁,口干舌燥,我始终无法入睡,而身旁的刘老师已然鼾声阵阵。

昏昏沉沉不知许久,隐约听见刘老师喉咙呜咽着,鼾声也戛然而止,如同口鼻被堵住了一般。我起身摇晃着他的肩头,想提醒他躺平以保持吐息的顺畅。刘老师抿嘴说着含糊的言语,一时也听不清楚。猛然间其双眼圆瞪,大叫一声,那声音穿透夜空,回荡在寂静的山谷,惊得人汗毛直立,脊背发凉。惊恐中他将我扑倒,张口就咬,我抬起左臂推挡。“哎呀!”只觉得手掌钻心的疼,分明是咬在我的左手,接着他如泄了气般瘫软在床。

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人大脑空白,慌乱间隔壁也起了动静。“嗵”的一声!屈光辉老师挺着手电,将房门踢开,喊了一句:“这房子不对劲儿!”随即询问刚才那一声嚎叫是怎么回事。定神片刻,我俩将刘怀军摇醒,此时的他已被虚汗浸透,哆嗦着缓缓解说自己刚才做的梦。梦中有似狼一样的野兽朝着他追逐撕咬,他惊惧着挣扎呼喊,然后就醒了!缓了许久,我抬起渗出血印的左手说:“刘老师,不是有东西咬你,而是你咬了我”。借着手电和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亮光,我们仨盘坐在一起,有一句没一句搭着些闲话。坚持到天刚擦亮,便起身收拾行李,与主家告辞,临走时将所带的吃食和钱物留给了那户人家。

普查期中总能遭遇些奇闻异事,而高龙乡的经历也在普查队中流传,成为大家在工作之余聊以自解的谈资,让人挥之不去难以忘却。


行走在山间泥泞的小路


闷热的密林中衣服被汗水浸透

 

 
四、密林中的石头城
 

关中地区的寨堡常用黄土夯筑而成,此种方式已沿袭千年。秦岭山区多得是石料,缺少的是黄土。在桃川路平沟以南的深谷中,隐匿着一座石头寨堡,当地人称“石头城”。头一次见到石头垒砌的寨堡,便被其独特的形制所吸引。灰白色的墙体环抱一捧绿色拔地而起,在晨曦的映衬下气势壮观。石墙坚韧挺拔,以石块层层垒砌,寨墙上下收分。石头城依地势而建,平面呈长方形,北墙辟设门道方便出入。在寨堡内东北、西北角垒砌登城的踏步,寨墙顶端可以并行3~4人。斑驳的苔藓附着在墙体诉说着往日的辉煌,如此规模的“石头城”也抵挡不住岁月侵蚀,湮没于深山密林中。
 


密路平沟的石头寨址


屹立不倒的石头寨墙

 

 
 
 
五、山里的收获
 

山区普查沿途不乏各种美味野果,如草莓、樱桃、五味等。野草莓主要生长在山间草地亦或是沟边林下,个头虽小,但吃起来非常甜,成熟后老远就能闻到果香,远胜温室大棚中的牛奶草莓。野生草莓的藤蔓与人工栽培的没区别,但是果肉颜色各异,有红色、淡黄色、白色。以白草莓口感最佳,较为稀少,当地人称“白泡儿、白蒲草”,白果肉点缀着红籽,煞是好看,让人垂涎,吃进嘴里入口即化,香甜浓郁,没有一点杂味。
 


香甜的野草莓
       
略带酸涩的野樱桃

野樱桃因其味道略带苦涩,也叫“苦樱桃”,一簇簇挂在枝梢,颗颗晶莹剔透,闪着诱人的光。随手撸一把塞进嘴里,肉薄核大,味道却有些许酸苦,能解渴提神。野五味成熟后呈紫红色或暗红色,果肉常常与籽贴在一起,不易分离。皮子略厚,吃起来有些酸、辣,果肉微甜,而籽却兼有咸、苦两味,咬一口就能尝到五种滋味,因此也叫“五味子”。

古人以“五行”定义万物根本,以“五色”调和绚丽色彩,以“五音”协凑钟律雅乐,以“五味”体现百态人生。普查经历恰如山间的“五味子”,外表光鲜靓丽,细细品尝兼具酸甜苦辣咸,每种味道都蕴含着付出的艰辛,缺少任何一味都是遗憾。人生就像旅行,漫漫长路,高低起伏,曲折悠长,在乎的不是目的地,而是沿途的风景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多的是艰苦奋斗,砥砺前行。正如普查队的队训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胸中脱去尘浊,自然丘壑内营。所谓: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!


 
END

图文 〡张   程

编辑 〡张建英

审核 〡秋   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