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栏目导航
联系我们
地址: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西宝路12号
电话:0917-3266528
邮箱:bjskgyjs@163.com
当前位置:主页 > 公众考古 >
我的“三普”记忆——扶风篇
浏览: 发布日期:2023-12-13

人生短短数十载,值得回味的经历很多。每段记忆,都有对应的密码。只要时间、地点、人物组合正确,无论尘封多久,过往的人和事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。也许有人会说“不是都过去了吗?”其实过去的只是时间。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”,每个人都有雄姿英发的过去,其中的苦辣酸甜经过发酵慢慢沉淀。有些经历是必须回忆,甚至是有必要纪念的,它们挥之不去,魂牵梦绕,也许再过5年、10年、20年,还是会有人想起,想起属于自己的“三普”记忆。

 

扶风县的普查工作自2009年3月19日开始,至4月15日结束,田野调查用时28天。

 

01
 
启动仪式
 

 

自2008年4月8日眉县正式启动至凤翔结束,宝鸡12个县区的文物普查工作已完成过半。近1年来,全体普查队员时刻不忘文物人的本色初心,不畏严寒酷暑,跋山涉水,寻访乡里,扎根田野,取得1个良好、5个优秀的佳绩。2009年春分之际,普查队转战宝鸡渭北第二个平原县——扶风。

3月19日上午,扶风县政府在老县城龙源宾馆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动员大会,安排部署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。时任市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、文物局局长任周方,市普查领导小组成员、文物局副局长刘宏斌,扶风县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魏建儒、县人大副主任安彩芍、县政府副县长高君、县政协副主席李逢春等出席会议。会上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文物普查责任书。县相关单位、各乡镇主管领导、文化专干、普查队员90余人参加了动员大会,并将大会实况通过电视转播全县,为文物普查营造舆论氛围。

 

扶风县文物普查启动仪式上市、县领导致辞

扶风县文化文物局精心准备的文物普查相关资料

 

扶风县文化文物局对这次文物普查工作十分重视,先期准备工作充分。在动员大会前就将《中国文物地图集》《扶风县志》与普查有关章节选辑复印装订成册,并提供了《天南海北扶风人》《扶风古今人才辑录》等,还购置了笔记本、中性笔、文件袋下发到每个普查组,为普查工作提供了资料保障。在整个普查过程中,做到了“四个到位”——保障到位,关心到位,配合到位,群众支持到位。

 

02
 
老搭档与年轻的文化专干
 

 

普查队的分组遵循以年轻力量为骨干,按照“熟悉业务,精通技术,新老结合,以老带新”的组队原则,每个县区重新分组调配人员,让队员间互相磨合适应,熟悉田野调查、资料整理等各项工作。

我所在的第三组负责绛帐、上宋2个乡镇的调查工作,另外两名成员包括组长汪玉堂(扶风县博物馆 馆长),组员王周虎(陇县博物馆 已退休)。我与汪馆长熟识最早在2007年9月的咸阳三原试点,麟游普查时也分在一组。和王周虎老师搭档是在渭滨的西山。汪馆长外冷内热,王周虎老师幽默风趣,都是“老搭档”,我们3人在工作上互助互补,在生活中也相处融洽。

 

绛帐卢家遗址调查工作照:汪玉堂(右一)、王周虎(左一)

 

进驻绛帐后,为了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,镇政府安排文化专干徐文静来协助我们。她同我年龄相仿,一毕业就投身于工作。作为土生土长的绛帐人,较为熟悉各村情况。她不仅跟随我们在田间地头奔走,还动员自己父亲用私家车帮助我们前往偏远的文物点。第一次有乡镇文化专干全程参与,让我们对这位年轻的姑娘印象深刻。

 

积极参与普查工作的绛帐镇文化专干徐文静(左一)

 

03
 
乡野俗戏——“丢方”
 

 

村镇街道小商店门口对弈丢方的老汉

 

丢方又叫揪方、填方,不知何时诞生流散于关中。它形式简单,如围棋黑白分两方,行棋规则类似五子。对弈地点不拘于院舍道边、田间地头。棋子信手捏来,讲究的寻些石子、瓦片,凑合的胡乱扯几根秸秆草棍。棋局也是因陋就简,捡起树枝横竖划几下,沉淀千百年的黄土成就方格状棋盘。从蓬头稚子到耄耋老汉,闲暇间摆开阵势,只要手握石子、草棍便可撒豆成兵,宛如将帅纵横捭阖,谈笑间指尖拿捏千军万马,讲的是斗智斗勇,对弈有攻守,行棋有谋略。虽然此等民间俗戏难登大雅,甚至在当下焦虑躁动的时代慢慢被遗忘而消亡,但仍不失为乡村田野消遣娱乐的好方式。夕阳坠落,浑厚爽朗的笑声逐渐散去,围绕棋盘的人们,享受着落子的畅快洒脱,坐拥着安逸平和,也只有淳朴内敛的关中人能完全体会。

 

04
 
东作小学与难忘的午餐
 

 

关中人祖辈在黄土中耕耘繁衍,深厚的黄土给予人们衣食吃住。过去西府地方盖房、圈墙,都从打墙开始,打即“夯”。这种夹土夯筑的方式沿袭千年,改革开放后,农村建房才逐渐被砖头、钢筋、水泥替代。头一次见到东作小学就被其独特的现状吸引,坚韧不倒的土打墙与挺立的青砖门楼,环抱着拔地而起的崭新教学楼,走进院内依然可见沿用至今的辘轳井和铁丝悬吊的招呼铃。这所普通小学展现着昨天与今天的奇妙结合,没有丝毫违和感,稚嫩的读书声郎朗入耳,一切都是那么和谐。
 

 

东作小学的昨天与今天

      
 

服务师生多年的辘轳井和招呼铃

 

从校院转出,早上的泡面已消化殆尽,渐觉疲累,离驻地太远,返回吃饭显然不可能,只能就地解决。王老师提议买些鸡蛋到村民家里搭伙做着吃,适当支付些加工费。直奔附近的养鸡场,怎奈鸡蛋被代销点收购一空,好在代销点也不远,购得2斤鸡蛋、8根“麻糖”(麻花)及1袋面包。在铁路边寻得一户农家,老太倚门而坐,身体硬朗,得知来意嘱咐孙媳妇回屋做饭。约莫1支烟的功夫,给我们端来1盘韭菜炒鸡蛋、3碗苜蓿荷包蛋汤。边吃饭边与老人拉起家常,她念叨起家中离乡务工的子弟,感叹出门在外的艰辛。由于老人坚持拒收加工费,临走时我们将还未打开的面包赠与她,祝愿她健康长寿。

 

一“菜”三“汤”皆有蛋

 

 

解饿充饥惟“麻糖”

 

05
 
普查感悟
 

 

普查工作充满挑战与乐趣,一位考古学家曾说过:“长期的野外工作,虽然艰苦,却能踏遍千山,饱览古迹,与朋友切磋,得天地琢磨。或晴川历历,指点河山;或深谷密林,徒步穿越。地摊吃饭,可以遇美味;小店夜宿,可以赏明月。山高水远,访贤问老;大河深沟,面壁思索。东顾西盼,途中小有发现,则沾沾自喜;拔草寻碑,倘或微有收获,则乐不可支。拣到一块陶片,如遇金砖;峰回路转,忽见桃花烂漫;薄汗粘衣,恰来清风吹拂。野外工作中的诸多趣味,难以言表。”以上这段话也是每位普查队员的真实写照。此番经历,如酿酒,须付出千百倍的努力才能催化发酵,蒸腾之后终于厚积薄发,先苦后甘方能韵味悠长;此番历练,如修行,不为俗尘繁华所动,青灯古卷远离喧嚣,路漫漫唯有上下求索感悟真谛,用双眼观察过去、用双手记录今天,用双脚丈量未来,在永不停歇的田野调查中迸发耀眼的火花。

 

文物普查充满挑战与乐趣

 

恰逢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筹备启动,在此谨祝每位参与过宝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前辈、老师、同仁、兄弟平安健康!也祝愿扶风如鲲鹏展翅,扶摇而上,风兴云蒸!

再会,扶风!